公眾意識是通過公共關系行為來表現的。
所謂公共關系行為,是指組織團體為爭取內部公眾和外部公眾的信任和支持,為自身事業的發展和樹立組織在社會上的良好形象,為提高組織在公眾心目中的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譽度,而開展的調查、分析、預測、傳播、報警、解疑、調解等等一系列行為活動的總稱。有沒有公眾意識和有什么樣的公眾意識,是在公共關系主體的公共關系行為中表現出來的。一般說來,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辨別組織團體中的公眾意識:
1.從公共關系行為的計劃性來辨別公眾意識。
自覺的公共關系行為是有計劃的行為,有計劃的公共關系行為反映主體具有公眾意識。公共關系的計劃性包括計劃制定的針對性、可行性、系統性,因而它是和公共關系調查研究、和確定正確的公共關系目標、和經費預算及落實、和各計劃項目間的有機聯系等等聯結在一起的。公共關系行為的計劃性強,一般來說反映公共關系主體的公眾意識強。
2.從公共關系行為的主動性來辨別公眾意識。
自覺的公共關系行為是充滿主動性的行為,具有主動性的公共關系行為反映主體具有公眾意識。公共關系行為的主動性包括善于把握機遇的敏感性、善于化解矛盾的藝術性、及時調整計劃的靈活性以及持之以恒的持久性等等。公共關系行為的主動性強,一般來說也反映公共關系主體的公眾意識清晰和強烈。
3.從公共關系行為的廣泛性來辨別公眾意識。
自覺的公共關系行為是表現領域廣泛的行為,具有廣泛性特征的公共關系行為反映主體具有公眾意識。公共關系行為的廣泛性包括對內部公共關系和外部公共關系重視程度上的同一性,對社區公眾、政府公眾、媒介公眾、購買公眾、支持公眾、意見公眾等等態度一致的積極性,等等。公共關系行為越具有廣泛性,越能夠顯示公共關系主體具有的強烈的公眾意識。
4.從公共關系行為的績效性來辨別公眾意識。
自覺的公共關系行為是注重績效的行為,具有績效性特征的公共關系行為反映主體具有公眾意識。公共關系行為的績效性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增長性、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一致性、內部管理的有效性、內部士氣的高漲性等等。公共關系主體的績效性越顯著,越說明公共關系主體的公眾意識強烈。
公眾意識是和集體意識、主人意識相聯系的。在一個公眾意識氛圍濃厚的組織團體中,集體意識和主人意識的氛圍通常也比較濃厚;良好的集體意識和主人意識的氛圍可以推動組織團體中公眾意識氛圍的形成。但是公眾意識又具有相對獨立性,它不會在集體意識和主人意識的基礎上自發形成,也不會自發地推動組織團體中的集體意識和主人意識。在有些組織團體中,公眾意識還是少數人的專利,還沒有普及到組織中的一般成員。所以,要在組織中形成人人具有公眾意識的心理氛圍,使之和組織團體中的集體意識、主人意識珠聯璧合,就要研究公眾意識形成和強化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