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所謂指向和集中,是指在某一時間范圍內心理活動有其特定的對象范圍,它不涉及對象范圍以外的事物。注意有兩種形式,即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也叫不隨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預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也叫隨意注意。注意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現象,它總是和其他心理現象交織在一起的、伴隨著其他心理現象的,因為任何心理活動都有其指向和集都觸的于一定對象的特點。印象形成的過程離不開注意。我們不可能對任何接觸留下印象,就因為我們對有些接觸到的事物給予了注意,到的事物沒有給予注意,給予了注意的留下了印象,沒有沒有留下印象。組織團體要使公眾對組織產生印象,就過的事物對有些接給予注意要在引起公眾注意方面作努力。
無意注意一般說來和事物的特點有更大的關系,這種特點表現在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從內容方面來說,和人們關心的事物相聯系的刺激容易引起人們的無意注意。翻開每天的報紙,大大小小的標題有幾十個,人們不會每一篇都去看,也不會每一篇的內容都記住。引起無意注意的一般都是和人們關心的事物相聯系的內容。例如,突然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名、和自己的健康等有關的報道、和自己剛買的同一牌號彩電的銷售情況,等等。組織開展的公共關系活動見之于公開的報道,必然能引起內部公眾的無意注意。所以,對外宣傳有時也能收到對內宣傳的效果。
從形式方面來說,相對強烈的刺激、突然變化的刺激的刺激、背景突出的刺激,一再重復的刺激容易引起人們意。20世紀80年代時,不少商店門口掛出了音箱,不少商換上了茶色玻璃,他們想用強音、用別具一格的櫥窗裝飾來注意,當時也曾產生過一些效果。但后來商店門口的音箱多把強音看做了噪音;茶色玻璃櫥窗見得多了,見怪不怪,而里面的東西,反而不能引起注意了。所以,形式上的刺激的化是相對的,是要看具體情況的。再重復的刺激也能引起人們的無意注意。一個組織一種組織的標記、一種產品的牌號,如果經常在人們的視覺出現,無疑能給人留下印象。上海第十百貨商店經過大裝m為華聯商廈,只有短短的幾年工夫,已經使人們“忘記”了月稱,“華聯”幾乎已經和上!耙话佟饼R名,最基本的原因就聯”這個名稱幾乎天天和人們的視覺、聽覺接觸,不能不芻印象。
總起來講,要運用無意注意的規律使公眾產生印象,第一內容和公眾關心的事物相聯系,第二要注意形成對公眾富有這顯然已經是很清楚的問題了。
有意注意一般說來和人們的興趣、需要、價值觀等心理大的關系,因為有意注意是帶有特定目的的注意,是一種“發現”。有意注意也和事物的特點有關系,特點不明顯、平的重復,會使有意注意轉變為無意注意或注意分散或注意樣,無意注意引起興趣、需要,也可能轉變為有意注意,要運用有意注意的規律對公眾的印象施加影響,首先j起公眾無意注意的方面下工夫,以期使公眾的無意注意轉!注意;其次才是在針對公眾的興趣、需要、價值取向上下工頭產生直接的有意注意。兩個方面都需要重視;而因為無意注意的產渭生一般帶有普遍性,有意注意的產生則一般帶有特殊性,所以更應當重視無意注意對公眾印象的影響。
(二)判斷
判斷是對事物性狀有所斷定的思維的一種基本形式,它主要有;直覺判斷和復雜判斷兩種。和印象聯系較密切的是直覺判斷。
直覺判斷又有兩種,一種是了解性的,一種是評價性的。了解性的直覺判斷只和事物的特征相聯系,評價性的判斷還和人們的情感相聯系。公眾的印象一般來說是通過直覺判斷形成的,公眾印象一般來說也是一種直覺印象。我們在第四章中講到“第一印象”(首次效應),這就是一種直覺印象。
由直覺判斷而產生的直覺印象和判斷者的經驗、個性、角色、心理傾向、當時狀況以及周圍環境等等各種因素有關。就直覺判斷中的了解性判斷來說,其客觀性比較強一些,因為它情感的色彩較少,而直覺判斷中的評價性判斷主觀性則比較強,其中摻和著個人情感上的好惡。組織團體所要在公眾心目中產生的印象是一種評價性的印象,是一種良好的印象,所以就應當特別重視公眾的評價性判斷的特點。
評價性判斷的主觀性比較強,受個人和周圍環境中的心理定勢的影響較大,因而容易產生偏見。在個人的心理定勢的影響中,價值觀方面的心理定勢是起主導作用的;而個人的微觀的心理定勢又受宏觀心理定勢、流行心理定勢的影響。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里,人們對人、對事的評價性直接判斷往往都受政治價值的驅導,作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反革命的”的評價性判斷;而在改革開放的年代,各種價值評價體系和價值取向類型紛呈,人們對人、對事的評價性判斷也呈現出多樣化。如果說其中也有共同性的傾向,那就是人們比以前都更注重實際,更不輕信空話連篇的宣傳,而崇尚“眼見為實”、崇尚“讓事實說話”、崇尚個人自己作出判斷。
針對評價性直覺判斷主觀性強的特點,組織團體為在公眾心目中造成良好印象的目的只有在兩個前提下才能實現,這就是:第一,注重質量、品種,要經得起社會的檢驗;第二,拓展和公眾溝通的渠道,讓更多的公眾有機會了解組織團體中的事實。國外有些鐘表商為了讓公眾相信他們產品的質量,從飛機上往下撒手表;我們國內的有些電視機廠為了顯示產品的質量,用翻車來檢驗被傾落的彩電。像這樣的宣傳,無疑能使公眾信服,也必然會在公眾心目中造成深刻印象。
(三)記憶
記憶是經歷過的事物在人腦中遺留的印跡,是人腦積累知識驗的功能表現。從信息加工的角度講,記憶就是對輸入信息加工存、提取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