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這個詞有三種含義。第我們平時說的形象思維、形象教育種含義是指事物的外部形狀,如一的“形象”的含義;有的演員長相或扮相很好,我們有時也說他“形象很好”。形象的第二種含義是指文藝作品中塑造的人物的精神風貌和性格特征,如賈寶玉的“形象”,林黛玉的“形象”等,這是一種藝術形象。形象的第三種含義是指人們對某種事物形狀、性狀、形態的抽象,它是從前兩種含義中衍化出來的。組織形象中的“形象”一詞就屬于第三種含義。
組織形象是對組織性狀的抽象,是對組織特征和狀況的抽象化的反映,是一種和評價相聯系的觀念狀態。當我們說到“錦江飯店”的時候,我們的觀念中就呈現出對這家飯店的抽象化的性狀的反映:這是一家高級賓館、這是一家接待過好多國家元首的賓館、這是一家高消費高質量的一流旅游飯店等等,這就是錦江飯店的形象。至于錦江飯店共有多少客房、多少工作人員等等,這是細節,是無關緊要的,我們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這無礙于我們對錦江飯店作出我們所知道的概括和評價。組織形象是對組織的總體的、抽象的、概括的認識和評價,因而它和組織本身的性狀特點不一樣。
組織形象是公眾觀念中的形象,因而它可能和事實有出入,而且在不同公眾的觀念中組織形象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別。這里面名實相符的有之,名不副實的也有之。在現實生活中有兩種錯誤的觀念。一種認為組織形象是宣傳造成的,只要有錢并舍得在宣傳上花錢,黑的也能變成白的,自然會在公眾中樹起良好的組織形象;另一種認為黑的說不成白的、白的說不成黑的,只要扎扎實實把組織中的各項工作搞好,“酒香不怕巷子深”,自然會使公眾近悅遠來、樹立起良好的組織形象。在這兩種錯誤觀念的指導下也就出現了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務虛不務實,不在組織本身的建設和發展上下工夫,刻意追求名聲;一種是務實不務虛,只管埋首組織內部實務,不問組織在外部的聲名。兩種錯誤觀念和錯誤傾向都是對組織形象作了片面的理解。
組織形象是人為塑造的,這種塑造包括本體的塑造和觀念的塑造兩個部分。本體的塑造是形象塑造的基礎,觀念的塑造又可以推動本體的塑造,兩方面是相輔相成的。組織本身的性狀是令人滿意的,組織的形象也才可能是令人滿意的,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有了塑造組織形象的認識和自覺性,才可能產生改進組織性狀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