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的心理氛圍,指的是組織團體內部的心理環境,是以群體意識為主要內容的對組織、對工作、對內部人際關系和對對外公共關系的認識和情感方面的綜合反映。健康的、積極的、生氣勃勃的組織心理氛圍無疑是組織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也為組織的對內、對外的公共關系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公共關系的角度來看,組織的心理氛圍可以從三個主要的方面來判定,這就是組織成員的集體意識、主人意識和公眾意識。前兩個方面,即組織成員的集體意識和主人意識反映現行制度和先進文化要求下的組織團體內部人際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各組織的事實狀況,當然它同時也反映組織成員對組織、對工作的態度;后一個方面,即組織成員的公眾意識反映現代公共關系和現代管理原則對組織團體的要求,以及組織成員對這種要求的認識程度。組織的心理氛圍是可以測量的,因此組織的心理氛圍又是可以改進的。
集體是群體發展的最高形式;集體是一個社會化的概念。所謂集體,它是這樣一種群體:它以社會發展的進步要求為指導,以所屬成員組織上和心理上的同一性為合力,以滿足所屬成員的共同利益的形式滿足所屬成員的個別利益,為所屬成員提供培養和發展才能的條件的——這樣的一種群體。
集體這樣一種特殊的群體具有如下五個方面的特征。
1.集體是承擔社會分工任務,創造社會價值的群體。這是集體的社會活動性特征。集體是整個社會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以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為最高利益,承擔社會的分工任務,為社會創造利益的組織群體。它不是孤立的、封閉的,要受社會的總目標、總任務、總要求的指導和制約。
2.集體是有一定的組織結構的、有共同目標和特定任務的群體。這是集體的組織有序性特征。集體都是有組織的群體,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分擔不同的任務,具有垂直的水平的互相間的聯系,是一個有序的整體。它不是散亂的、無序的,要受集體的共同意志和共同目標的指揮。
3.集體是成員間互相適應互相幫助、彼此友愛相處的群體。這是集體的團結互助性特征。集體是在所屬成員的相互作用中顯示其活力和作用的,它要求集體成員具有一種合力,要求集體成員不僅在工作上、而且在生活上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要求集體成員團結一致、克服困難、作出貢獻。因此,它不僅是勞動組合體,也是認識、情感和意志,即心理過程中的組合體,是親如一家的社會共同體。
4.集體是民主和集中高度統一、自由和紀律高度統一的群體。這是集體的規范自覺性特征。集體中的民主是維護集體利益前提下的民主,集體中的集中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體以自己的規范約束集體的成員,而這種規范是集體成員共同認同的。因此,集體中的規范具有自覺性。它本身是民主和自由的體現,同時又是對民主和自由的約束;是民主和集中、自由和紀律的高度統一的規范。
5.集體是能滿足成員精神需要和其他需要、能充分發揮成員聰明才智的群體。這是集體的利益共同性特征。集體以其共同利益吸引集體的成員;這種共同利益是集體成員個別利益的綜合,集中表現為滿足集體所屬成員的精神需要和培養發展所屬成員的才能、才智。集體對所屬成員的這種吸引力來自于集體的合力,是個體在彼此分離的情況下無法享受到的。因此,個體需要加入集體,集體能以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滿足個體的要求。
當然,集體當中也是充滿了矛盾的,集體的上述五個方面的特征并不說明集體是一種田園牧歌般的現實和理想合為一體的無沖突無矛盾的人群組合體。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集體當中有矛盾,才使集體具有自我發展的生命力。集體當中有矛盾,其他群體當中也有矛盾;相對于其他群體來說,集體當中的矛盾更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因而,它是統一前提下的對立,是能夠通過自我協調和自我完善來解決矛盾和求得自我發展的。對于作為公共關系主體的組織團體來說,在它的內部形成一個真正的集體,無疑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