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率是指一個新用戶在使用過一段時間產品后,仍然留下來的用戶與總用戶的比例。由于留存率是一個線性概念,我們常常從時間維度對它進行分解,因此,又會多出三個常用的核心指標:日留存率、周留存率、月留存率。 大多數情況下,運營者看月留存率就夠了,日留存率和周留存率只針對一些使用頻率較高的產品。
活躍度
人們對活躍度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它常常與產品使用頻率有關。例如游APP,典型的低頻產品,大部分用戶只有在想旅游時才會使用,而一些高的購物類APP,用戶會經常使用,因此,活躍度肯定不同。
活躍度也是一個線性概念,但它不能單獨來看,必須結合活躍度增長來考慮,至于原因可以先看一個例子。
在物理學上,加速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量,當加速度開始減小時,雖速度還是在增大,但也是呈衰退趨勢了,需要我們警惕。如果有一天日活躍度長為0時,那就說明沒有新增活躍用戶了。當年Facebook的扎克伯格去見投資時,亮出的所有數據全部低于當時的競爭對手MySpace,唯獨一個日活躍度數是增長的。通過這個數據投資人就相信了Facebook的前景,短期內會超過競品事實也是如此,一年內Facebook的經濟效益就超越了MySpace。
所以,活躍度增長也是衡量活躍度的一個核心數據指標。因此,運營人員運用活躍度這個指標時又多了兩個指標:日新增用戶數( DNU)、日活躍用數( DAU)。
訪問次數
訪問次數是指訪客完整打開產品頁面進行訪問的次數。這是指標網站類產嗣訪問速度的衡量標準。一般來說,訪問次數應該大于訪客數,如果明顯少于訪礱數,就說明用戶無法完全打開產品頁面,或者沒有打開就關閉了。如果出現這剩情況,運營人員就要檢查一下,頁面在打開時是否足夠流暢。
頁面停留時間
頁面停留時間是指用戶在一個頁面上停留的時間。運營者為什么要關注產品釣頁面停留時間呢?
(1)判斷頁面用戶體驗
根據頁面停留時間長短可以判斷用戶在頁面上體驗的好與壞。如果用戶在該頁面停留時間較短,很有可能是頁面做得不夠人性化,不能滿足用戶需求;如果用戶在產品終頁停留時間短,很有可能是終頁內容展示過多或用戶沒有找到想要韻內容。
(2)計算轉化率
有些用戶盡管在頁面停留時間很長,但沒有完成購買行為的用戶數據,這時運營人員可以記錄下這些數據,用頁面停留時間來作為一個目標,繼而計算目標轉化率。
比如,那些主要以電話預訂作為目標的網站,如果用戶頁面停留時間較長,但并沒有下單,而是直接打電話預訂,就可以根據頁面停留時間計算轉化率。
跳出率
跳出率( bounce rate)是指用戶進入產品網站后,僅瀏覽一個頁面就馬上離開的概率。通過跳出率可以觀察用戶對產品的認可度,或產品對用戶的吸引力。 跳出率高說明產品體驗做得不好,對用戶吸引力??;反之,說明產品體驗做得不錯,用戶能通過產品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且以后可能還會再來光顧,大大提高了用戶黏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跳出率過高呢?總結起來有以下5個原因。
(1)關鍵詞與創意不匹配
選擇正確關鍵詞的前提條件就是對產品和用戶的點擊行為有充分的了解。根據產品網站中的用戶反應及用戶行為去定位關鍵詞和創意,匹配度越高的關鍵詞,最終的轉化率也越高,并且可以有效降低產品推廣的成本。
【2)創意與著陸頁不匹配
在產品推廣的過程中,要注重創意與著陸頁的匹配度。所有的推廣創意都要以著陸頁的內容為核心。產品的創意和著陸頁的匹配度越高,點擊之后的跳出率自然就會降低。這就要求產品的推廣人員對產品的著陸頁進行徹底的分析,設計內容,按照產品及關鍵詞展開;推廣時,完全按照規劃去操作。
(3)統一資源定位符( URL)不夠準確
在設計著陸頁時,一般的專題或產品著陸頁一定要有自己較長的動態鏈接。鏈接太長,可能會使系統無法完全識別。越短的UR
產品推廣。
(4)打開速度過慢
如果產品打開頁面的時間超過5秒,那么用戶跳出率就會增加50,一定要解決好著陸頁打開速度慢的問題。
(5)廣告太多
很多產品為了賺廣告費,把廣告的載人順序優化,先載人廣告再容。過長的廣告載人直接導致用戶關閉甚至卸載產品。